7月24日,威廉体育williamhill、管理学院、维也纳教育学院和卡尔·雷纳研究所在维也纳联合举办了“智慧教育和人工智能”研讨会。维也纳教育学院院长Cappar Hajo、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社会城市学院执行院长Wolfgang Renner、Mofidian律所合伙人Manuel Mofidian,校研究生院学位与学部办副主任王晓庸、威廉体育williamhill常务副院长刘浩、副院长叶选挺,暑期学期同学和澳大利亚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。会议由Cappar Hajo先生和刘浩教授共同主持。
Cappar Hajo强调了智慧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展望了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将为教育带来的变革。Cappar Hajo希望本次会议能增加中欧学者对彼此智慧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理解,为信息、经验和资源整合以及风险管理提供支持。
刘浩教授代表他和 Raafat Saade 教授就“自我驱动的智慧在线学习”和“物联网和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融合”做了主旨演讲。他介绍了在线学习的挑战,自主智能在线学习的概念、理论和实现方法,展示了威廉体育williamhill学习实验室(SGG Learning Lab)实践。刘浩、Raafat Saade 教授和团队在北理工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带领下引入智能物联网概念,并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,基于对应用挑战的充分调研分析,提出了实施路径;该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《物联网(IoT)》刊发了封面论文。刘浩教授指出,不管何种智能技术、网络、系统、方法、工具,都应坚持以人为本、以学生为中心,服务有责任感、有温度和人性的人才培育,实现教学相长。
王晓庸副主任围绕“智慧教育理念和实践”做发言,他回顾了全球教育变革的历史和动力,阐释北理工的智慧教育理念,重点介绍了北理工深化课堂革命、打造双创环境、构建全新智教体系、以及孕育拔尖人才的实践。
Manuel Mofidian先生围绕《人工智能法》和教育做分享,他以欧盟刚颁布的《人工智能法》为基础,讲述了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分级,不同风险等级人工智能的监管要求、合规路径和处罚。根据欧盟《人工智能法》,教育类人工智能属于高风险人工智能类别,必须实施更严格的监管,未能遵守监管要求的,不管主体是否在欧盟境内,相应的人工智能开发者、部署者和服务提供者都可能面临严重处罚。
Wolfgang Renner教授围绕“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未来”做发言,他从智能的定义和分级入手,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运用的潜在风险、监管要求,强调了完善监管机制对人工智能稳健发展的重要性。Wolfgang Renner介绍了维也纳社会城市学院人工智能监管理念,分享了该校的数字人文主义项目。
与会专家和师生就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,人工智能的合理与不当应用,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知识产权等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本次研讨会上人工智能教育的两大核心主体——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,直接坦诚交流,相互启发,对于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向善的潜力,防止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风险,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全球监管规则具有重要意义。各会议联合主办方一致同意以此次研讨为起点,长期持续开展中欧智慧教育和人工智能交流合作。